当前位置: 资讯 >> 纤维 >> 行业动态 >> 正文
我国碳纤维制造突破发达国家技术封锁及禁运重围
2013-3-12 来源:中国聚合物网
关键词:碳纤维

    碳纤维的故事

  师昌绪,80岁接过“烫手山芋”

  1975年,国防科工委召开了一次专题会议,部署国内碳纤维研究工作,并制定了10年发展规划。1978年,国家科委恢复,碳纤维转由科委为主管理,新材料处把碳纤维视为重中之重,花费大量精力和经费,碳纤维质量虽有所提高,却一直难以有大的突破。一连串的失利严重挫伤了各方面的信心,国家各部门在20世纪后期的10多年内都不愿或不敢大量投资,使碳纤维研发成为一块令人望而生畏的“烫手山芋”。

  直到2000年初,我国著名的物理冶金学家、材料科学家师昌绪找到了李克健说:“中国的碳纤维上不去,影响国防科技和高新技术发展,关系到国家安全,不搞上去不行。我已近80岁了,80岁以后要少管点事,但想抓一抓碳纤维。”

  师昌绪的意见得到当时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石定寰、材料处处长马燕合、“863”计划新材料领域首席科学家石力开等人的支持,决定在“863”新材料领域立软课题“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发展对策研究”,成立以师昌绪为组长的软课题组。

  2001年10月,科技部决定设立碳纤维专项,当年11月成立了专家小组。2002年2月26日科技部高新司召开“863”计划新材料领域“十五”安排通气会,师先生针对碳纤维专项再次提出:一是目标要明确,二是组织形式要创新,要推行联合,不能有门户之见,不能形成“瓜分体制”,支持建设高水平的分析测试平台,支持建立公平、公正、高透明的取样评价体系。

  2002年3月9日,专家组在太原开会,最后修改审定“‘十五’战略目标”,并按此对战略目标作了若干重要修改。

  2003年1月17日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碳纤维领域两个重点项目,由“宏观调控经费”资助。2005年碳纤维项目被批准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,获得了宝贵的基础研究经费。

  当我国碳纤维技术取得进展,产业化起步后,师昌绪立即把国产碳纤维应用提上日程,努力支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,并为此争取专项经费,取得重要成绩。

  国产碳纤维生产即将取得突破。李克健说,我国碳纤维产业化采取自主开发和引进相结合的道路已初见成效,到“十一五”末期基本实现了相当于日本T300的国产碳纤维规模生产线,并且有一些企业已形成了T700以上水平的百吨生产线、中国碳纤维产业已经从重重封锁及围追堵截中找到突破点!

注: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,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(徐)
查看评论】【 】【打印】【关闭